第765章 与颜真卿的三年之约

br />   裴徽登上马车,车帘落下,瞬间隔绝了外界刺目的血色霞光与喧嚣市声,也隔绝了严庄探询的目光。

  马车内狭小的空间里,裴徽脸上那坚毅、诚恳、甚至带着一丝激动兴奋的表情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
  他如同被抽掉了所有力气,重重地靠在了冰凉的车壁上,闭上双眼,发出一声悠长而疲惫的叹息。

  刚才的每一句话,每一个表情,都耗费了他巨大的心力。

  短暂的放松后,巨大的压力如同冰冷的潮水般再次将他淹没。

  他的手指无意识地、急促地敲击着膝盖,发出沉闷而压抑的“哒哒”声,如同战鼓的倒计时,显露出内心翻江倒海的焦灼。

  他脑中如同最精密的沙盘,飞速推演着,每一个念头都带着冰冷的现实:

  江南李璘占据天下最膏腴之地,钱粮堆积如山。

  长江天堑,水网密布,楼船战舰如林。

  稍微有些棘手的是,他们与江南本地豪强、盐枭、水匪盘根错节,早已形成利益共同体。

  强攻?代价恐怕不小,长安的国库根本承受不起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!

  必须分化瓦解,擒贼擒王,速战速决!

  时间!最缺的就是时间!

  李璘在江南根基日深,每拖一天,代价都翻倍增长!

  他想起情报中提到的李璘最倚重的谋士——一个绰号“江狐”的神秘人物,此人才是真正的毒瘤。

  蜀地杨党余孽——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!

  剑阁、夔门,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。

  那些杨国忠的余党、地方上的贪官污吏和失意将领,据险而守,煽动山民叛乱,散布“朝廷苛政猛于虎”的谣言,将天府之国变成了一个流脓的毒疮。

  清剿需要精兵强将,更需要海量的钱粮支撑漫长的补给线!

  翻山越岭运粮,十石能到一石就不错了!钱!又是钱!国库空虚得能跑马!

  从哪里挤出这笔巨款?

  他想起严庄上次隐晦提及的“非常之财”,不禁皱紧了眉头。

  最新的六百里加急军报如同冰水浇头:吐蕃赞普赤松德赞已暗中集结数万控弦之士于青海湖;回纥可汗磨延啜态度暧昧,其精锐骑兵频繁在阴山以北游弋。

  边军久战疲惫,甲胄残破,粮饷短缺,士气低落。

  若内乱未平而外敌大举入侵……两面夹击!

  后果不堪设想!

  必须抢在他们动手之前,至少稳住内部,腾出一只手来!

  财政绞索才是最致命的!

  连年战乱,中原千里无人烟,税基彻底崩溃。

  国库?早已是个空荡荡的窟窿!

  登基大典的仪仗、各级官员的俸禄、前线将士的军饷、嗷嗷待哺的流民……每一个都是吞噬金钱的无底洞!

  三年?他给自己定的时间,其实比三年更紧迫!

  这赌约,何尝不是悬在他头顶、随时可能落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?

  为颜真卿立下的这面巨大flag,将成为他未来所有决策的核心驱动力,鞭策他前进,却也埋下了他可能因急于求成而手段激进、甚至铤而走险的伏笔。

  他能否在恪守对颜真卿承诺的“明君之道”与采取严庄建议的“非常手段”之间找到平衡?

  严庄坐在裴徽对面,将主子眉宇间深藏的凝重、疲惫和那急促敲击的手指尽收眼底。

  他心中冷笑更甚,脸上却不动声色,甚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关切:“殿下,颜公既已应允,便是天大的喜事。只是……”

  他话锋一转,声音压得更低,如同毒蛇吐信,“三年之期,弹指一瞬。江南李璘富甲天下,蜀道天险易守难攻,吐蕃回纥虎视眈眈,更遑论国库空虚……常规手段,恐难奏效,更恐……贻误战机啊。”

  他微微抬眼,观察着裴徽的反应,袖中的铜钱停止了捻动,被紧紧攥在手心,边缘的棱角硌得掌心生疼。

  他这是在试探,也是在为日后推行自己的“雷霆手段”埋下伏笔。

  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  裴徽面无表情的看了严庄一眼。

  严庄顿时感到心中一寒,感觉自己里里外外都已经被裴徽给看透了,刚才生出的一些想法顿时或者说暂时烟消云散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……

  颜府书房内,凝重的气氛尚未散去,空气中仿佛还残留着誓言的火药味和那滴浊泪的苦涩。

  颜杲卿和颜允臧再次走了进来。

  颜杲卿看着依旧站在窗边、望着窗外那如血残阳笼罩下长安城的弟弟,缓步上前,与他并肩而立。

  沉默了片刻,窗外最后几只归巢的乌鸦发出嘶哑的鸣叫,划破天际。

  颜杲卿才用低沉得如同耳语、却又无比严肃的声音说道:

  “二弟,”他停顿了一下,目光复杂,“你今日之选择,一字千

上一页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