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6章 朱元璋惊了,真的跟雄英一模一样!

年来深厚亲情与共同经历铸就的。

  “小家伙,你叫什么名字啊?”

  朱元璋微微一笑,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,语气温和而慈祥。

  这是朝臣们从未见过的温和模样。

  或许是眼前的朱熈让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最疼爱的长孙。

  此刻。

  朱元璋也感觉自己置身于一场美妙的梦境之中,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真实却又美好。

  好似他的孙儿回来了!

  “我叫朱熈。”

  朱熈脆生生的回答道,声音稚嫩,但一本正经:“朱家的朱,朱熈的熈。”

  一边说着,朱熈一边伸出小手,在空中一笔一划的比划着,模样认真而可爱。

  似乎还知道写自己名字似的。

  “哈哈。”

  朱元璋听着小家伙的回答,忍不住又笑了起来,笑声中满是宠溺。

  他眼珠一转,像是想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,接着问道:“那你可知熈字有何寓意?”

  问出这话时。

  朱元璋微微向前一靠,目光紧紧的盯着朱熈,眼中满是期待。

  “这个娘教过我。”

  朱熈歪着脑袋,眼睛滴溜溜的转了转,认真的回道:“熈的寓意是光明,繁荣,和煦还有昌盛。”

  回答时。

  朱熈努力的回想着母亲教导时的样子,小脸上写满了专注,那严肃的神情仿佛在完成一件无比重要的大事,可爱极了。

  听到这。

  朱元璋和朱标不禁眼前一亮,两人对视一眼,眼中都闪过几分诧异。

  显然是完全没有想到,朱熈小小年纪,竟然真的能回答上来这个问题。

  这一幕,让父子俩仿佛又回到了当年。

  同样是在这文渊阁内,那时马皇后还在世,一家人其乐融融。

  朱雄英已经长到了四岁,像个活泼的小猴子,在大殿内蹦蹦跳跳,十分撒欢。

  朱元璋坐在御案前,一如既往的批阅着堆积如山的奏折,手中的毛笔在纸张上不停的舞动着。

  “我说阿翁,你这一天天的批阅奏折,不累吗?”

  朱雄英一脸不满的走到朱元璋身边,双手叉腰,小嘴撅得老高:“就不能多陪陪我?”

  说出这话时,朱雄英的眼里闪烁着渴望的光芒,满是对祖父陪伴的期待。

  “你这臭小子懂什么?”

  朱元璋头都没抬,手中的笔依旧不停的写着:“咱现在做的事情,那可是关乎天下的大事,每一本奏折都足以影响天下,影响我大明的国运。”

  “陪你去,这奏折谁来处置?”

  “难道靠你这小子啊。”

  虽然语气中带着一丝责备,但眼神中却满是宠溺。

  从这对话中,便能看出朱元璋与孙子相处时,就如同普通人家的爷孙一样,毫无隔阂,亲密无间。

  “全部丢给爹去啊。”

  朱雄英不假思索的回答道,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:“反正他一天天闲得慌。”

  果然,朱雄英是一个“大孝子”!

  有这种好事就想到了他爹了。

  听到这。

  “你爹哪里闲得慌了?”朱元璋笑着问道,同时也放下手中的笔,看着调皮的孙子,眼中满是无奈与宠溺。

  “天天来找我的事,没事就要揍我,你说他闲不闲?”

  朱雄英睁大眼睛,满脸委屈的说道。

  听到这。

  朱元璋忍不住大笑起来,笑声在大殿内回荡。

  他伸手摸了摸朱雄英的头,说道:“你这臭小子!咱就知道你没安好心,原来是来咱这里躲你爹来了。”

  “咱可告诉你,你爹可不清闲,大明不知道有多少事压在他身上呢,你小子也就是太小,不然也要处置事务。”

  一听这话,朱雄英连连摆手,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似的:“得了阿翁,我还是一个小孩子呢,正是该玩的年纪。”

  说着。

  朱雄英立刻就远离了朱元璋,似乎生怕让他处理奏折似的。

  “得。”

  朱元璋看着孙子活泼的样子,无奈的笑了笑:“既然你今天来了,那阿翁就来考考你。”

  “倘若你以后治理天下,你如何对待万民?”

  朱元璋重新拿起奏折,一边批阅,一边笑着问道。

  听到这一问!

  朱雄英一下子安静了下来,他停下手中的动作,认真的思考着,小脸上的表情变得十分严肃。

 &ems

上一页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