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8章 聋老太太的背景

  易中海带着何雨水走出后院,声音压低了几分,向她透露起聋老太太的过往:

  “雨水啊,对于老太太的背景,我还是略知一二。你大可放心,只要老太太肯出面,柱子的事儿一定能妥善解决的,处罚绝不会太过严重。”

  “哦?老太太究竟是什么底细?”何雨水眉头微蹙,好奇地问道。

  易中海叹了口气,缓缓道来:

  “老太太啊,出身于一个大户人家,曾经也是一位娇生惯养的小姐。然而,世事无常,家道中落后,她不得不委身于一位小商人。

  可叹那个年代,国弱民贫,生活朝不保夕。她丈夫因为汉奸买办走狗的排挤,最终产业尽失,含恨而终。”

  “啊,这样啊,那老太太有孩子吗?”何雨水追问,眼中闪过一抹同情。

  “老太太原本有个儿子,那也是个热血青年,看不惯汉奸横行,三十多年前便与几位同窗一起投身革命,加入了党的队伍。

  只可惜,他身子骨弱了些,未能亲眼见证胜利的曙光,便因病早逝了。

  老太太也是好多年后,才得到了确切消息,可怜啊,白发人送黑发人。”

  易中海语气沉重,似乎也被那段历史所触动。

  “你也知道,病逝的人,是无法被追封为烈士的。

  但幸运的是,老太太儿子的一个姓周的同窗,坚持到了四九城解放,如今已是四九城某局的副局长。

  周副局长念及旧情,这些年对老太太多有照应,连军人遗属和五保户的身份都是他帮忙办下来的。”

  何雨水听罢,心中还是有疑问,二三十年过去了,人情这种东西都是越用越薄,是不是早就消磨得差不多了?现在还管用吗?

  不过,何雨水看易中海信心满满的模样,还是没有问出口。

  此时,通过智子监听到这一幕的陈安,这才恍然大悟,终于解开了心中的一些谜团。

  原来如此,难怪原剧情中,会说H军和BL军都曾穿着聋老太太做的鞋子,当时还纳闷,她一个四九城的老太太,怎么可能会给党的队伍送鞋?

  原来是她儿子及其同窗们穿着她做的鞋子去参加了革命,而不是她亲自送过去的!

  这也解释了为何老太太对鬼子和汉奸如此痛恨,原来她的家人都是因鬼子汉奸而丧命的。

  至于四九城没有H军,他们是如何参加队伍的?

  嘿,最近的冀省就有,三十年代就先后有5次起义,虽多数失败,但仍有人坚持下来,参加了长征、抗战和解放战争!

  白洋淀是革命老区,自然是有其历史底蕴的。

  至于聋老太太的这个身份是不是假的。

  原剧中也有暗示,许大茂离婚时的全院大会,何雨柱提及她是老前辈,满院子的人没有一个反驳,这便是最好的证明。

  若她身份有假,许大茂当上副主任后,早就拆穿报复了,哪能是面对聋老太太,一点儿都不敢造次?

  至于老太太为何会住在四合院,那应该是娄半城的安排。娄半城当年也偷偷的资助过党的革命事业。

  老太太儿子参加了革命,出于对革命事业的尊重和支持,将她安排进了这个院子很正常。

  再加上老太太,80岁了,年龄大、资格老,所以,在四合院的地位才那么超然。

  说实话,陈安目前对聋老太太的感观还不算太差。

  那主要是因为自从他到四合院后,聋老太太一直没有直接与他作对,顶多也就是在背后出出主意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交道口派出所

  何雨柱被押送至派出所的那一刻,心中忐忑不安,极为恐惧。

  他对许大茂的伤势一无所知,生怕许大茂要真有个三长两短,自己就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,弄不好就要蹲大牢了。

  于是在审讯室内,面对警察的严厉目光,何雨柱极力辩解:

  “警官,真是许大茂先破坏了我相亲的,我是被逼无奈才动的手。我真的不是故意打伤他的,这完全是个意外。”

  他的声音中带着颤抖,眼中满是焦虑。

  警察早已通过多方调查,掌握了事情的来龙去脉。

  也知道是许大茂挑衅在先,但何雨柱动手打人、致人受伤也是不争的事实。

  更何况,何雨柱在四合院内的名声早已经臭名昭着,经常与人发生冲突,殴打他人。

  因此,警察没有再多言,将他暂时关押在留置室,等待许大茂的最终检查结果,再做进一步处理。

  留置室内,何雨柱蜷缩在墙角,脸色颓然,知道自己这次可能真的闯了大祸,心中充满了悔恨。

  一般打架斗殴这种事,就是个治安案件,不是什么需要保密的案子。

  孟国平来到交道口派出所后,凭借警察的身份,很轻松就了解到了案件的大致情况。

  他仔细阅读了笔录,查看了许大茂的伤情记录,眉头紧锁,心中盘算着案件的走向。目前案子看来不大,就看许大茂明天的检查结果了。

  随后,孟国平又在留置室见到了被关押的何雨柱。

  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