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2章 轧钢厂的补偿

  易中海转头看向秦淮茹,语气柔和了许多:“淮茹啊,东旭的后事,你有什么想法?咱们一起商量个章程出来。”

  秦淮茹眼眶微红,哽咽道:“一大爷,我…我一个妇道人家,婆婆也没在家,实在没主意。东旭是您徒弟,您费心帮我们孤儿寡母操持吧。”

  易中海沉吟片刻,道:“帮你操持是应该的,但你得给我个方向,比如,你希望葬礼的规格是怎样的?这样我才能更好地安排。”

  秦淮茹闻言,一脸茫然。

  陈安适时插话:“秦淮茹,一大爷其实是想问,对于贾东旭的后事,你家准备花多少钱?”

  易中海轻轻点头:“是啊,淮茹,东旭的后事,预算上有什么考虑?”

  秦淮茹闻言,眼神闪烁,似乎有些为难。

  秦淮茹知道现在家中没有男人,孤儿寡母的,她更要保持以往贫困的姿态,这样才能不被人惦记。

  于是,她轻轻咬了咬唇,呢喃道:“一大爷,这个…我…我也不太懂这些,家里的情况您也知道…”

  说着,她眼眶又开始泛红。

  周围的人见状,都默契地保持了沉默,钱的事情,格外敏感,谁也不想自找麻烦。

  良久,刘海中皱了皱眉,有些不耐烦:

  “老易,你问这么细干嘛?她一个妇道人家,哪里懂这些?你就看着办吧,天这么晚了,赶紧把事儿给安排了。

  现在国家不是提倡节俭嘛,除了寿衣贵些,其他能花几个钱?你是东旭的师傅,先垫上,厂里的丧葬费迟早会下来,到时候再还你不就结了!”

  秦淮茹一听这话,连忙哭着点头。

  易中海无奈,也只能叹了口气,点头应承下来。

  秦淮茹见此,连忙抬头,泪光中闪烁着感激:“谢谢一大爷,真的太谢谢您了。否则,我…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。”

  说着,她的眼泪又再一次滑落,声音哽咽。

  接下来,易中海开始分配任务。

  不过,天已经晚了,能做的事情不多,但是有些事不能拖,今晚必须有个着落。

  陈安借出了一辆自行车,由刘海中骑着,出去购置寿衣了。

  阎埠贵负责采买贡品、鲜花、长明灯、纸草等丧葬用品。

  钱家福被安排去找吹鼓手,确保明天一早便能到位。

  院里的大妈和小媳妇们,着手准备麻布、麻绳等物品。

  随着他的安排,众人迅速行动起来。

  而易中海则指挥院里的其他人简单搭起一座灵棚,布置灵堂、遗像、灵牌、供桌等,准备迎接明后两天亲友们的吊唁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深夜·易家

  易中海坐在桌前仔细计算,眉头紧皱,偶尔传来一声沉重的叹息声。

  一大妈见状,奇怪地问道:“你又怎么了?夜深了,早些睡吧,明后两天可有你忙的!”

  易中海头也不回道:“唉,我在算东旭这后事的大致花销。

  寿衣花了16块。

  丧葬用品又去了4块。

  还有殡仪馆的遗体运送费,每公里6毛5,4公里得2块6。

  遗体消毒费2块。

  公墓20年费用20块。

  再加上席面开销,预计15桌,每桌约1块5,22块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这一算,光这些都超过66块了。特别是这席面,是不是定得稍高了些?”

  一大妈听后,温柔地安慰道:

  “你呀,今天在院里可是当着大家的面许下了承诺,要给东旭办得体面。席面若是差了,岂不是让人看了笑话,也让你失了面子?

  别担心,不是还有礼金吗,礼金总能抵上一些,再加上厂里的丧葬费,不过是临时垫钱罢了。”

  易中海叹了口气,依旧愁眉不展:“哪有那么简单,进了贾家的钱,哪有那么容易要回来?”

  一大妈闻言,皱眉道:“事已至此,你又不能反悔。这么多年师徒了,也不差这最后一回,先把东旭风风光光送走再说。”

  易中海听后,点点头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轧钢厂

  第二天上午,陈安正在热轧一车间巡查,确保改造符合要求。

  这时,杨厂长和郑副厂长来到车间。

  杨厂长一见面便急切地问道:“陈工,设备改造的进度怎么样?有没有遇到困难?”

  陈安笑着回应:“杨厂,放心,一切进展顺利。我们已经成功完成了数台机器的改造工作,进度不仅没有落后,反而比预期提前了不少。”

  “那就好!这样,我心里就踏实了。”杨厂长听后,松了一口气。

  郑副厂长接着问道:“对了,昨天的技术培训,效果怎么样?”

  陈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