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43章 软甲

  "武选司新上任的刘主事,说是赵侍郎的意思。"李天宝喘着粗气,"他们还扣下了岭南送来的铁木料!"

  小姜气得跳脚:"那不是明摆着刁难人吗!"

  "不急。"叶明蘸着茶水在案上画了个圈,"刘主事是不是住在城西槐花巷?他夫人前儿是不是刚生了儿子?"

  李天宝瞪大眼睛:"您怎么知道?"

  叶明笑而不语。次日清晨,刘主事家门前多了辆马车。车里装着上好的长命锁、虎头鞋,还有——三箱岭南铁木,每根都缠着红绸。

  "侯爷说了,这是给小公子的满月礼。"李天宝扯着嗓子喊得半条街都听见,"可叹某些人呐,宁愿让孩子用毒箭射过的藤甲,也不舍得用好料子!"

  刘主事当天下午就亲自押着十车铁木料到了军器监,脸上堆着比哭还难看的笑:"侯爷,下官有眼不识泰山..."

  五日后的大朝会上,叶明当着文武百官的面,请出了三样东西:新制的藤甲、改良的弩机,还有——兵部十年来的"备用账"。

  "陛下明鉴。"叶明声音清朗,"兵部贪墨的银子若能省下一半,足够全军换装新甲!"

  龙椅上的李云轩看着被羽林卫按住的赵侍郎,忽然笑了:"爱卿可知,为何朕准你在兵部'胡闹'?"

  "臣愚钝。"

  "因为满朝文武——"皇帝目光扫过噤若寒蝉的百官,"只有你敢掀这脏桌子!"

  退朝时,李君泽在玉阶下拦住叶明:"听说你前几日去祭拜碧蝎姑娘了?"

  叶明点头:"小姜在坟前栽了棵桂树。"

  "挺好。"太子望着远处出神,"等秋日桂花开了,记得替我捎一包。"

  两人并肩走出宫门。阳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,像两柄出鞘的剑。

  清晨的军器监后院飘着桂花香,陈静姝蹲在染缸旁,小心翼翼地搅动着里面的青色液体。

  藤条在药液中浸泡后泛着金属般的光泽,捞出来晾在竹架上,像一排排青铜鳞片。

  "再加一勺明矾。"叶明蹲在旁边指挥,鼻尖上还沾着点炭灰,"对,就是那个蓝瓷瓶里的。"

  王铁头扛着新锻好的钢片走过来,咣当一声扔在地上:"侯爷,按您说的百炼钢打好了,可这厚度..."

  叶明捡起一片对着阳光看。薄如蝉翼的钢片透出朦胧的光,轻轻一抖就发出清越的颤音。他满意地点点头:"正好用来做七芯甲的衬里。"

  "侯爷!"小姜风风火火地从库房跑出来,手里举着个布包,"您看这个行不?"

  布包里是绞成细丝的熟铜线,每根都泛着赤红的光泽。叶明拈起一根试了试韧性,铜丝在指尖弯折数次竟没有断裂。他眼前一亮:"哪来的?"

  "城南周记铜铺。"小姜得意地昂起头,"我蹲了三天炉子才说动周老头用古法炼的!"

  陈静姝接过铜丝,灵巧地编起一个七芯结。铜丝在她指间穿梭,渐渐成型的花纹像朵绽放的梅花。

  叶明盯着看了一会儿,突然抓过炭笔在纸上画起来:"如果把铜丝网夹在两层藤甲中间..."

  "那得多沉啊?"王铁头忍不住插嘴。

  叶明笑而不语,从袖中掏出块巴掌大的样品——三层藤甲夹着铜丝网,拿在手里却轻得像块棉布。他拔出匕首猛地一划,甲片表面只留下道白痕。

  "神了!"小姜瞪圆眼睛,"这比铁甲还结实!"

  "还没完呢。"叶明把甲片浸入旁边的药桶,"沈大夫配的药水,专防西域毒箭。"

  众人正忙着,院门突然被推开。李天宝领着个穿粗布衣裳的老汉走进来,老汉背上捆着个长条包袱,走路一瘸一拐的。

  "侯爷,这位是南疆回来的老兵,说有要紧事..."

  老汉不等说完就扑通跪下,哆嗦着解开包袱:"大人救命啊!叛军用的新箭,咱们的藤甲根本挡不住!"

  包袱里是件破烂的藤甲,心口位置插着支黝黑的箭。叶明拔出来一看,箭头上带着细密的倒钩,钩尖泛着诡异的蓝色。

  "淬了毒的三棱箭。"叶明脸色沉下来,"射穿藤甲后,倒钩会卡在伤口里。"

  老汉老泪纵横:"我们一队十二个兄弟,活下来的就三个...朝廷发的铠甲跟纸糊似的..."

  叶明扶起老汉,转头吩咐:"王师傅,把新制的七芯甲取一套来。"

  当老汉摸着那件轻巧的铠甲时,手抖得几乎抓不住。叶明帮他穿上,系紧束带:"老丈试试,走两步看沉不沉。"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