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18章 汇报改革
叶明冷眼旁观,等所有人都说完了,才缓步出列:"陛下,臣有话说。"
皇帝微微颔首:"叶爱卿请讲。"
"刘大人所言,臣不敢苟同。"叶明声音不大,却字字清晰,"所谓'祖制',本就是因时制宜。我朝开国时的军制,与今日形势已大不相同。若不思变革,何以应对胡人犯边?"
刘勋冷笑:"叶尚书年轻气盛,怎知祖制深意?军职世袭,正是为了让将士们世代忠君报国!"
"世代忠君?"叶明忽然提高声调,"那请问刘大人,五年前河西惨案,你醉酒误事,致使数百百姓惨死胡人刀下——这就是刘家的'忠君报国'?"
刘勋脸色大变:"你...你血口喷人!那件事早有定论..."
"定论?"叶明从袖中抽出一卷竹简,"这是当年幸存百姓的联名诉状,他们至今未得公道!"
他又取出另一卷,"这是近十年世家将领所犯军纪案件统计——玩忽职守二十八起,克扣军饷四十五起,冒领军功六十三起!"
朝堂上一片哗然。叶明乘胜追击:"陛下,臣并非针对世家,而是主张'能者上,庸者下'。无论出身,唯才是用。这难道不是真正的公平?"
李云轩眼中闪过一丝赞许:"叶爱卿所言极是。军国大事,岂能因循守旧?刘勋,你还有何话说?"
刘勋面如土色,跪地请罪。皇帝当庭宣布:刘勋革职查办,河西惨案重审;其余反对改制的官员,罚俸半年;兵部改制继续推行,任何人不得阻挠!
退朝后,叶明刚走出宫门,就被太子叫住:"明弟,父皇有请。"
养心殿内,李云轩正在赏玩一把新式连发弩。见叶明进来,笑道:"爱卿今日大展身手啊。"
叶明行礼:"臣不过据理力争。"
"朕知道改制不易。"皇帝放下弩机,神色转为严肃,"但正因如此,更要坚定不移。如今北胡虎视眈眈,南疆也不安宁,我朝军制若不革新,何以应对?"
叶明深以为然:"舅舅明鉴。臣已着手训练新军,按'府兵制'招募的士卒,训练三月,战力已不逊于旧军。"
"好!"皇帝拍案,"朕准你在京畿大营先行试点,若成效显着,再推广全国。"
离开皇宫,叶明直奔京畿大营。这里正在按他的新法训练士兵——废除花架子套路,专注实战技能;伙食按科学配给,确保体力;更引入了现代队列训练,培养纪律性。
校场上,三千新军正在操练。他们步伐整齐,令行禁止,与旧式军队散漫的样子截然不同。
叶明检阅完毕,又去看了新建的军医营——这是他的另一项改革,每营配备专职医官,战场救护效率大大提高。
"侯爷,这是新编的《练兵实纪》。"大营总教头恭敬地递上一本册子,"按您的要求,所有训练都有详细记录。"
叶明翻阅片刻,满意地点头:"不错。从明日开始,加入夜战训练。记住,战场上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,必须让士卒适应各种环境。"
傍晚时分,叶明回到兵部,发现陈静姝还在军器监忙碌。她一身男装,正指导工匠制作一种新型云梯。
"侯爷。"见叶明进来,陈静姝拱手行礼,举止潇洒如真书生,"新式云梯已经改良,重量减轻三成,稳固性却更佳。"
叶明仔细检查,不禁赞叹:"陈先生妙手。这榫卯结构精妙,可是参考了鲁班术?"
陈静姝抿嘴一笑:"侯爷慧眼。静姝...在下确实研读过《鲁班经》,再结合侯爷所说的'力学原理',才有了这个设计。"
二人正讨论间,李天宝匆匆跑来:"少爷!户部急报,说是南疆粮饷出了岔子!"
户部衙门内,叶风正焦头烂额地翻找账册。见弟弟来了,如见救星:"三弟,你来得正好!南疆驻军粮饷本该半月前发出,可至今未到。查了文书,竟然无人知晓是谁经手!"
叶明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——南疆多瘴气,士卒若无充足粮饷,极易生变。他迅速调来相关文书,与二哥一起彻查。
很快,问题浮出水面:按照旧制,粮饷调拨需要经过五六个衙门,文书辗转间极易丢失或延误。更糟的是,各衙门记账方式不一,对不上账是常事。
"必须改革!"叶明斩钉截铁,"从今日起,军需调拨由兵部、户部联合办理,减少中间环节。账册统一用新式记账法,每旬核对一次。"
叶风有些犹豫:"这...不合旧制啊。"
"二哥,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。"叶明沉声道,"南疆若乱,后果不堪设想。"
兄弟二人连夜制定新流程,又选派得力干吏即刻南下督办粮饷。忙完这些,已是三更时分。
回府路上,叶明忽然想起一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