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8章 濒临瓦解

这种塑料膜真的可以降解吗?”

  “应该可以吧?”苏曼也不太确定,毕竟他也是道听途说。

  阿里也是满眼疑惑:“不过为什么更换这种塑料膜?仅仅是因为可降解?”

  苏曼将刚才听到的一部分内容,重新组织了一下,才缓缓解释道:“那倒不是,主要原因是便宜,还不需要使用石油和煤炭作为原材料,另外这种塑料分解在土壤之中,可以补充土壤的碳。”

  “哦?便宜?”奥马尔来了兴趣。

  别看埃及连接西亚和北非两个全球石油天然气主产区,实际埃及的石油天然气储量非常少,根本不够自己使用。

  要不是拿回了苏伊士运河的管理权,加上每年不在少数的侨汇,埃及的日子和会更加困难,当然,现在他们的经济也好不到哪里去。

  毕竟尼罗河河谷和尼罗河三角洲的人口承载力是有极限的。

  目前埃及人口达到了1.2亿,每年需要庞大的粮食,哪怕是每年人均消耗200公斤粮食,也至少需要2400万吨粮食。

  然而埃及每年只能生产900到1000万吨小麦,700到800万吨玉米,500万吨左右的水稻。

  哪怕是丰年,也只有2300万吨左右。

  而更加棘手的问题,是埃及人主要吃大饼,玉米有很大一部分是饲料。

  这导致埃及每年需要进口至少1000万吨小麦,用于生产面粉,来填补国内的面粉缺口。

  要知道根据联合国的标准,年人均250公斤粮食,那是基本口粮线,仅仅只能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;如果要达到安全线,则至少需要达到年人均400公斤粮食。

  埃及自产的粮食,连年人均口粮200公斤都还不到,不进口粮食,那就真要完蛋了。

  这也是面对不断上涨的国际粮食价格,埃及粮食贸易公司会顶着压力,寻求赛里斯的廉价粮食的根本原因。

  他们的外汇储备有限,收入预期也不高,粮食价格波动一点,对于他们而言非常重要。

  因此奥马尔等人对于农产品和农资产品的价格非常敏感。

  “哎!可惜,那种仙豆大豆可以在沙漠种植,但赛里斯方面不允许技术出口和种子出口。”奥马尔叹了一口气。

  阿里也是一脸郁闷:“确实,那种仙豆大豆如果可以在埃及推广种植,说不定我们就可以摆脱粮食困境了。”

  “经理,你说为什么没有人将种子偷偷带出赛里斯?”另一个随行人员小声说道。

  奥马尔嘴角一瘪:“呵呵,你怎么知道没有?”

  “可其他地区没有仙豆种植的消息?”

  奥马尔推测道:“毕竟是偷盗种子,他们怎么敢公开种植?我估计东南亚那些国家肯定拿到了种子,已经在暗中种植了。”

  他的猜测并没有错。

  和赛里斯接壤的洪沙瓦底、安南、澜沧是第一批通过走私获得仙豆大豆种子的地区,然后就是间接获得仙豆大豆种子的暹罗、高棉、大马、爪哇、天竺等国家。

  通过东南亚,又进一步扩散到了全世界。

  然而他们并没有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。

  那就是这一批走私的仙豆大豆种子,规模非常大。

  因为这一切都是海陆丰公司自己通过几个马甲机构,秘密向东南亚地区输出了几万吨仙豆大豆种子。

  这些“秘密输出”在去年十月份开始,每个月都在销售,海陆丰公司通过这种手段,赚到了十几亿。

  当然,赚钱只是顺带的。

  因为这些种子都是被海陆丰公司加料过的,只要对方在当地种植,那被隐藏在种子药衣之中的特定根腐菌,就会迅速在当地的土壤蔓延。

  显然这是海陆丰公司故意的,毕竟江淼非常清楚,边境再这么严防死守,总有人可以将几颗种子携带出去。

  与其被动防守,不如主动出击。

  而海陆丰公司的方法,就是我自己先将种子送出去,原因这些种子已经被加了料,但凡种植了这些加料种子的地区,没有使用特定的药衣,仙豆大豆生长到开花的时候,就会被根腐菌感染,然后大面积死亡。

  更加恐怖的一点,就是这些根腐菌会长期存在当地的土壤之中,专门针对仙豆大豆的基因,形成特攻效果。

  第一批种植仙豆大豆的“外国用户”,已经直接完蛋了,只收获一大片枯萎腐烂的仙豆大豆藤。

  海陆丰公司的马甲机构,还在桂省、滇省两地,不停向东南亚输出这种加料大豆。

  那些已经被坑得血本无归的家伙,也拿那几个马甲机构没有办法,毕竟这种事情一个愿打一个愿挨。

  而这也成功搞烂了民间向东南亚走私种子的地下市场,毕竟现在东南亚那边的“客户们”也不知道这些种子有没有问题。

  这有点像当年宿县的花草苗木。

  被坑过的人,之后对于标注着宿县产区、从宿县发货的花草苗木,那几乎是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。

  海陆丰公司就是故意走私贩子的路,让他们无路可走,这种恶意发有问题的东西,目的就是为了搞臭整个地下走私渠道。

  反正你敢要,我就敢发货。

  至于货物有问题?<

上一页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