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74章 内阁机制之五位宰相

力量。

  他从内侍总管袁思艺手中,无比郑重地接过那份象征着新朝法统、宣告天命所归的明黄卷轴。

  卷轴用最上等的江南贡绢精制而成,触手温润柔滑,边缘以金线绣着五爪飞龙的暗纹,在阳光下流淌着内敛的华光。

  然而,王维却感觉手中之物重逾千斤,承载着血火与未来的重量。

  他展开卷轴,那明黄的绢帛在晨光下熠熠生辉。

  他清了清嗓子,胸腔共鸣,洪亮而极具穿透力的声音瞬间爆发,如同黄钟大吕,清晰地盖过广场上的一切杂音,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,直击心灵:

  “维天授元年,岁次乙未,正月甲子朔,越祭日丁卯,皇帝臣裴徽,敢用玄牡,昭告于皇皇后帝……”

  诏书的开篇,是遵循古制的谦辞与格式,宣告新朝纪元。

  但很快,王维的声音陡然拔高,如同积蓄已久的雷霆骤然炸响,字字如刀,句句带血,直指前朝罪愆:

  “……痛陈李隆基晚年昏聩,沉湎声色犬马,闭塞圣听!致使朝堂之上,奸佞当道!李林甫口蜜腹剑,蔽塞贤路,构陷忠良!杨国忠蠹国殃民,贪渎无度,败坏纲纪!地方藩镇,尾大不掉!安禄山、史思明之辈,豺狼成性,包藏祸心!……”

  每一个被点到的名字,都像是一记裹挟着血泪的重锤,狠狠砸在广场上那些经历过开元天宝、安史之乱的老臣心头。

  不少官员身体难以抑制地微微颤抖,或羞愧得深深低下头颅,几乎要将脸埋进胸膛;或想起当年惨状,面露切齿的愤慨与悲怆。

  王维的声音饱含着国破家亡的悲愤,继续以如椽巨笔描绘那场浩劫的惨烈:

  “……烽火连天,山河破碎!生灵涂炭,十室九空!洛阳繁华,尽付焦土!长安帝阙,屡遭兵燹!宗庙蒙尘,神器几覆!千里无鸡鸣,白骨露於野!此皆前朝失道,君昏臣奸,构祸滔天,致令神州板荡,社稷倾颓之弥天大罪也!……”

  广场上,压抑的啜泣声再也无法遏制,从不同角落隐隐传来,那是劫后余生者对那段地狱岁月的痛苦回响。

  裴徽端坐于龙椅之上,冕旒微动,深邃的目光似乎穿透了眼前的珠帘与广场上的人群,看到了铁马冰河、浴血奋战的景象。

  这些文字他早已看过,但此刻经由王维那饱含血泪、极具感染力的声音念出,配合着广场上弥漫的肃杀与悲怆气氛,那尸山血海、城破家亡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重现,无比清晰。

  他放在龙椅鎏金扶手(雕刻着狰狞的龙首)上的手,不自觉地微微用力,指节因用力而有些发白,青筋隐现。

  这江山,是他与无数将士用血肉之躯,从废墟与绝望中一寸寸夺回来的!

  “……幸赖昊天明鉴,眷顾苍生!降生英主!裴徽陛下,承天景命,应运而生!秉忠贞之志,守谦退之节!然目睹苍生倒悬于水火,社稷危殆于累卵,遂顺天应人,奋起神武!提三尺剑,扫荡群凶!挽狂澜于既倒,扶大厦之将倾!拯黎庶于涂炭,复宗庙之威仪!……”

  颂扬的部分开始了。

  王维的语调转为激昂慷慨,如同战鼓擂响,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排山倒海般的力量感。

  郭襄阳、郭千里等跟随裴徽出生入死的武将听着对主上功绩的赞颂,胸膛剧烈起伏,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忠诚与无上的自豪,仿佛那些浴血奋战的荣耀时光就在昨日。

  李太白站在文官队伍中,神色异常复杂。

  他欣赏裴徽扫平战乱、再造山河的雄才伟略,内心深处也感激这位新帝不拘一格,赏识他的才华,给了他一个位置。

  但此刻,听着王维口中那近乎神化的颂词——“承天景命”、“应运而生”、“奋起神武”……看着那高踞于九重丹陛之上、面目模糊在十二旒白玉珠帘之后、周身散发着煌煌帝威的身影,一种强烈的、无法跨越的疏离感油然而生。

  那个曾与他月下对酌、击节高歌、纵论古今兴废、甚至带着几分江湖豪气的“裴帅”,似乎真的被这身龙袍、这座金殿彻底吞噬了。

  他下意识地微微侧过脸,垂下了那双曾傲视王侯、此刻却显得有些黯淡的星眸,避开了御座的方向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。

  心中五味杂陈:是敬畏?是感激?还是对那份逝去的、纯粹知己之情的深深失落与怅惘?这金碧辉煌的朝堂,终究不是属于谪仙人的江湖。

  “……今赖陛下神威,扫清寰宇,廓定八荒!天命所归,人心所向!谨告祭天地神只,即皇帝位,定有天下之号曰‘天授’!建元‘天授’,昭昭天命,授此神器,亦期授民以安邦定国之道,革故鼎新,与天下万民更始!……”

  “天授”二字被王维念得格外铿锵有力,如同金石交击,象征着新王朝的正式开篇,也宣告着旧时代的彻底终结。

  紧接着,诏书达到了最高潮,也是最锋芒毕露、杀伐之气四溢的部分:

  小主,

  “……涤荡污秽,廓清寰宇!凡日月所照,江河所至,皆为新土!……”

  “皆为新土!”这四字如同九天惊雷,挟带着无匹的威势在广场上空炸响!

  王维的声音陡然变得如同金戈撞击,铁马奔腾,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征服意志!

  他的目光似乎穿透了重重宫阙,越过了千山万水,凌厉地刺向帝国的西南方向!

  那个方向,剑南道节度使的位置还空悬着,杨国忠虽死,但其残余势力、逃亡的永王李璘(李玢)、以及拥兵自重的鲜于仲通等人的名字,如同阴影般在每一个知情者的心头闪过。

  这已不是含蓄的暗示,而是赤裸裸的战争宣言!是新帝对

上一页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