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三章 竖子眼高手低

  畅春园,清溪书屋!

  轻轻的微风带着水汽吹来,让这里的温度比乾清宫最少要低了七八度。

  虽然不能说凉爽,但是夏日的燥热,却消散很多。

  随着畅春园的建成,乾熙帝越来越喜欢住在这里,而不是那庄严却充满了禁锢的乾清宫。

  将南书房送来的奏折批转了完毕之后,乾熙帝的目光就落在了放在他左手边的奏折上。

  这奏折没有任何的花纹,看上去无比的普通,但是这奏折却比普通的奏折厚很多。

  因为这奏折上报的,不是一件事情,而是整个京城的风吹草动。

  从登上帝位之后,乾熙帝就在原有宫廷侍卫的基础上设立了暗卫,目的就是打探京城中的各种消息。

  这些暗卫,虽然没有锦衣卫的职责,但是他们却负责将从宫廷到市井的风吹草动,都回禀到乾熙帝这里来。

  也正是掌握了这些信息,所以让乾熙帝这些年来,越发的大权独揽,乾纲独断!

  打开奏折,就见排在第一位的赫然是太子的消息。

  在这奏折内,关于太子的消息记的们非常的细致,比如太子几点来到大兴县衙,什么时候和年栋梁闲聊。

  不过两个人闲聊的内容,倒是没有出现在这上面。

  看着上面对太子去德兴楼的情况只是记了一个时间,乾熙帝轻轻的笑了笑。

  他已经去德兴楼见过太子,自然不用记载。

  不过当他看到太子去了大兴县粥棚之后的情况,不由得皱眉。

  这个太子,做事太过浮躁。

  对于施粥的浓稠,他看都没有看,这如果是老四去的话,不但会亲自看看粥的浓淡,而且还会和灾民们了解一下,是不是有人暗中做手脚。

  说不定还能够为民伸冤,揪出几个蛀虫。

  做事如此浮漂,让朕怎么能够放心!

  紧接着,他看到了太子让人在流民中招纳壮丁的记载,而且给的条件非常高。

  管饭,而且每人一天五十文钱,还当天发放!

  看到这些,乾熙帝都觉得有点无语。

  按照现在顺天府的物价,二两银子,就够一个四口之家,安安稳稳的过一个月。

  现在顺天府的铜钱和银子兑换的比例是一两银子一千文钱,德兴楼那位八面玲珑的跑堂,一个月的工钱,也就是三两银子而已。

  给灾民如此多的钱,这纯粹就是给自己找麻烦。

  他真的以为,朝廷的钱是花不完的吗?

  心中生出这个念头,乾熙帝的脸色就阴沉了下来。

  他的太仓,真的没有多少钱了。

  历年的征战,虽然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威望,但是打仗打的就是钱粮。

  天子富有四海,这句话说的好听,但是天底下还不知道有多少张嘴,等着他这个天子喂饱。

  河工,绿营,铁杆庄稼……

  想一想,他都感到头大。

  他的太仓,现在连一百万两银子都拿不出来。

  现在各位皇子的府邸虽然已经开始营建,但是进度都不快。

  这也是为了等秋税收上来之后再付账,还有那些儿子的分家银子,想一想都头疼。

  太子也想分出去,他也不想想,他分出去需要多少银子。

  真该让这个逆子知道,没钱的滋味。

  心中一阵吐槽的乾熙帝,目光继续落在关于太子这一天的记述上。

  再造一座城!

  买房子的事情不用大兴县担心!

  他自己就能搞定!

  又不是在京城里面的房子,这房子就那么容易卖吗?

  乾熙帝看着五点准时回宫,还不忘带一些精巧吃食和物品的太子,忍不住怒斥道:“这等眼高手低,让朕如何将江山放心的交给他。”

  站在清溪书屋门口的梁九功,听到这话忍不住叹了一口气。

  他自然清楚乾熙帝说的是谁。

  但越是这种时候,他越是不能吭声。

  皇帝的家事,岂是他一个宦官能够管的。

  好在乾熙帝也没有召唤他,这让他忍不住轻擦了一下额头的汗。

  乾熙帝的目光,继续落在关于太子的事情上。

  不过接下来记的,就不是太子本人的事情,这里面有太子妃在宫中的行事,有一些重要宫女的行为举止。

  看着太子妃安排宫中事务的记载,乾熙帝轻轻点了点头。

  自己选的太子妃,还是非常贤淑的。

  以往这个孽障,不知道好歹,总是一副对太子妃爱答不理的模样,让乾熙帝心中非常的不舒服。

  现在他也算是知道太子妃的好了。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