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2章 “烂怂”大雁塔

说话的!你知不知道朕为了修这座塔花了多少钱!花了多少心血!朕前后修了两次!两次啊!怎么到了你的嘴里,就成了‘烂怂大雁塔’了!”

  李治简直要被气哭了,直接指着光幕:“后世人,你说话太难听了!!!”

  然而,让李治更为心梗的是,天幕下,唐朝中后期的一些长安城百姓,看着这一幕,竟也纷纷点头。

  [其实吧,这后生说的也不是全错,咱们这大雁塔再好看,咱从小看到大,咱们都看了这么多年了,确实也没啥好看的了。]

  [是啊是啊,就跟咱家门口那棵老槐树一样,外地人瞧着稀奇,咱天天看,早就腻了。]

  这些弹幕,如同利箭,一箭一箭地扎在李治的心口上,更是让他觉得好像有种被背叛的感觉。

  就在这时,视频里的男子似乎反应了过来,突然探头问道:

  【男子:诶,你这是不是要上电视是不是?】

  【女子:对呀!】

  男子闻言,神情立刻一变。他迅速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领,甚至抬起手,对着用手掌“tui,tui”两下,抹了抹自己的寸头。

  【男子:那等一下,稍等片刻。】

  看着他这番动作,天幕下的人们都愣住了。

  [这男子是要做什么?]

  [不是刚说完是‘烂怂大雁塔’吗?怎么一听要上电视,就突然整理起仪容来了?]

  就连被扎了心的李治,也疑惑地看着这一幕。

  就在众人疑惑之际,光幕上的男子已然整理完毕,他清了清嗓子,摆出一副严肃认真的表情,霎时间,一阵气势恢宏的背景音乐也随之响起。

  【男子:额,这个大雁塔是公元600年,玄奘法师从印度取经归来,唐皇帝为了歌颂他的丰功伟绩,在大慈恩寺为玄奘法师建造了这座大雁塔。】

  【男子:额,我们西安不光有大雁塔,像名胜古迹还有华清池,兵马俑了,明城墙,钟鼓楼。我们西安是十三朝古都,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,也欢迎更多的国内外游客,到我们西安来旅游参观,谢谢哈。】

  视频播放完毕,天幕之下,一片死寂。

  片刻之后,弹幕才轰然炸开。

  [好家伙!我直接一个好家伙!]

  [这态度转变的是不是也太快了点!刚刚还是‘烂怂大雁塔’,转眼就成名胜古迹了?]

  [合着你还是个读书人啊!这不说的头头是道的吗!]

  [我懂了,他就是单纯看腻了,嘴上嫌弃,心里还是宝贝得很!]

  [哈哈哈,说得不错!但要是有哪个外乡人敢说咱这塔半句不好,咱第一个上去跟他理论理论!]

  [这叫什么?这叫咱自家的宝贝,只有咱自己能嫌弃!]

  这些充满了市井气息的弹幕,看得李治神情也不由得一滞。

  他看着百姓们那理直气壮的维护之言,原本心中的怒火也莫名的消散了大半,取而代之的,是一种哭笑不得的复杂情绪。

  也罢,也罢。

  只要他们心里还当这是个宝,嘴上说两句“烂怂”,朕就当没听见吧。

  而现代的小嬴政,更是面无表情地将手机还给了李今越。

  心中也是十分无语想笑,明明前一秒还是一副嫌弃至极的模样,下一秒就能一本正经的为家乡招揽生意,这番变脸的本事,倒也算得上是一种本事了。

  在看完视频,又在此处拍了几张照片后,三人便边走边说的走向了大雁塔。

  李今越仰头看着那高耸的古塔,不由得轻声念道:“日宫开万仞,月殿耸千寻。华盖飞团影,幡红曳曲阴。”

  这诗句一出,天幕下的大唐皇宫中,李治猛地一怔。

  这……这不是他写的诗吗!

  没想到,千年以后,竟有后世之人,能在他曾亲临的故地,吟诵出他当年所作的诗句!

  一股难以言喻的自豪感油然而生,瞬间便将方才那句“烂怂大雁塔”带来的郁闷冲散得一干二净。

  一旁的林幼微听到这首诗后也不由得笑了笑,调侃道:“唐高宗李治写的《谒大慈恩寺》,咱们的李导游这是又要上线了?”

  李今越挑了挑眉,颇为自得地说道:“那是。”

  说着,她又看向了一旁认真聆听的小嬴政,笑着说道:“小政,你知道嘛,虽然如今的大雁塔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,可以说是见证了咱们千年长安的沧桑变化,但其实,最初的大雁塔可不是咱们现在见到的样子哦。”
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