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章 不能遗忘(9)

难以言喻的惋惜。

  长孙皇后拭去眼角的泪水,轻声道:“陛下,张将军之忠烈,感天动地。然妾更痛心者,乃我华夏竟沦落至此,需得以无数将士之性命,方能换取喘息之机。此皆国弱之祸也。”

  房玄龄躬身道:“陛下,娘娘所言不错,后世积弱,非一日之寒。前朝之弊,后世之祸,令人扼腕。”

  杜如晦接口道:“尤恨那清廷,自诩天朝,却屡败于外夷,割地赔款,实乃数典忘祖,无耻之尤!若非其祸根深种,后世何至于此!

  大明

  朱元璋看着天幕,脸上的暴怒渐渐被一种沉重的悲哀所取代。他出身草莽,最懂底层士兵的艰辛和将领的不易。

  “多好的将军啊……多好的儿郎啊。”他低声自语,眼中竟有泪光闪动

  但他随即又咬牙切齿:“可恨!可恨那运输大队长!连自己的将军都护不住!还有那狗日的汪贼!老子要是逮着他,非把他千刀万剐,点天灯不可!”

  朱标亦是满面悲愤:“父皇,以死报国,其志可昭日月。然观其绝笔,字字血泪,可见当时战局之艰难,国家之危殆。儿臣以为,我大明当务之急,除加紧操练水师外,更应整顿吏治,富国强兵,绝不能让我大明重蹈此覆辙!”

  徐达、常遇春等将领亦是面色凝重,感同身受。

  徐达沉声道:“陛下,太子殿下所言极是。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。欲建强大水师,远征倭寇,非一朝一夕之功。需得国库充盈,军械精良,上下齐心,方可成事。”

  朱元璋深吸一口气,压下心中的激荡,看向朱标和众将:“标儿说得对!咱不能光看着后人气愤!咱自己得把家底打牢了!传旨户部、兵部、工部,给咱拿出章程来!钱粮、军械、战船,一样都不能少!”

  天幕之下,各个时代的华夏子民,心中的悲愤与仇恨愈发深沉。他们痛惜英雄的逝去,更痛恨导致这一切的内忧外患。怨愤已达顶点。

  而对那海对岸的倭寇,所有人的心中只剩下同一个念头——血债,必须血偿!这不仅仅是为了复仇,更是为了守护脚下的土地,为了不再让后世子孙,承受这般屈辱与悲怆!

  那弥漫在不同时空的沉重空气里,凝聚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决心,一股誓要荡平倭寇,雪我国耻的滔天怒焰!
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